
本网康乐讯,金秋之际,在胭脂镇大庄村的康乐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食用菌大棚里,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,菌架之上,小香菇宛如撑开的“伞”,从菌棒间探出“脸”来。工人们在其间穿梭忙碌,采摘、分拣、运送,共绘就一幅丰收的崭新画卷。

近年来,该县依照“县城商贸、北部牛羊、南部旅游、川区菌菜、山区药材”的产业发展布局,不断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推动食用菌、高原夏菜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朝着集聚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方向发展,充分激活现代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。

通过“建基地、引企业、延链条”三步举措,促使香菇产业实现“两个转变”,从以往的零星种植转变为如今的规模化集聚,从单一的鲜菇外销拓展为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布局,逐步构建起集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。


目前,康乐香菇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,“康乐草莓”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,松茸菇等林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;全县牛羊饲养量突破70.05万头(只),规模化养殖率达48%,牛羊肉产量超1.64吨,产值突破50亿元;高原夏菜种植面积扩大至2.2万亩,包含甘蓝、西芹等10余个品种,产品远销兰州、西安等地,外销率达70%;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6.5万亩,柴胡、黄芪、当归、党参等主打品种年产量超2.96吨,通过“企业 + 合作社 + 农户”模式实现加工增值,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达18亿元。(文/图 马晓春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