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旅游 > 正文

打造“圣境甘南 心灵之旅”品牌 推动甘南形成全域全季全时文旅发展新格局

2025-06-25 00:00:00 来源:旅游频道

2_副本2.jpg

甘南当周草原景色

本网甘南讯(融媒体中心 报道)6月25日上午,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“发言人来了”新闻发布活动(甘南专场)——“旅游促三交”新闻发布会。甘南作为甘肃省文旅发展的核心板块,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具有独特优势。省文旅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从政策、项目、资金等方面全方位支持甘南文旅发展,助力打造“圣境甘南・心灵之旅”品牌,推动形成全域全季全时的文旅发展新格局。

景区升级,打造文旅品牌与民族团结示范标杆

支持临潭县冶力关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,成为甘南首个5A级旅游景区,带动周边藏、汉、回等民族群众共享旅游发展成果。加快推进扎尕那、大峪沟、当周草原等重点4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,新增甘加秘境等6家国家3A级景区,累计创建5A级景区1家、4A级景区11家、3A级景区22家。迭部县扎尕那村入选联合国“最佳旅游乡村”,舟曲县土桥子村入选“2024世界旅游联盟乡村振兴案例”。在景区建设中融入民族团结元素,指导冶力关、腊子口等景区创建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”,设置文化长廊和主题雕塑,将民族交融历史融入景点解说。

乡村振兴,探索“文旅+民族团结”特色路径

指导甘南建成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、19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,7个村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。积极争取文化和旅游部在临潭县冶力关镇成功举办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培训班”,宣传推广乡村旅游发展的“甘南模式”。推出“百年藏寨・九色甘南”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,开发“茶马互市・唐蕃古道”历史文化游线路。迭部扎尕那村、临潭池沟村等民族村镇通过民宿、餐饮、手工艺品制作等业态实现人均旅游收入占年收入比重超40%。 

营销创新,开创品牌传播与节庆赋能新局

构建“五位一体”宣传矩阵,支持甘南在北上广等省市举办文旅推介会12场次,联动携程、东方甄选等平台打造“甘南民族风”热点话题,2024年全网传播量突破3亿次,成功跻身“年轻人热搜小众目的地”榜首。以节会为纽带促进民族交融,重点支持恢复了中断17年的临潭万人扯绳活动,吸引藏、汉、回等多民族群众共同参与,成为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志性文化符号。推动合作市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,在11个重点景区设置24处中华文化符号标识和民族团结主题打卡点,通过网红矩阵发布短视频等方式,持续强化“圣境甘南”品牌的情感认同。

服务提质,夯实文化传承与互鉴发展根基

为甘南民族地区行政村和乡镇文化站全覆盖配备数字化设备,全面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效能。举办“格桑花开·甘南诗会”,指导开展“四季村晚”、广场舞大会等群众文化活动。助力甘南构建完善的非遗传承体系,建成1个非遗保护中心、7个展览点、38个传习所,推动5项非遗入选国家级名录,15个省级非遗工坊带动3000余户家庭就业,形成“技艺传承—就业增收—文化互鉴”的良性循环,让唐卡绘制、锅庄舞等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载体。通过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等活动,推动洮砚雕刻、甘南藏族唐卡等优秀非遗项目走进景区与校园,实现非遗与教育、旅游深度融合。甘南藏族唐卡、卓尼洮砚制作技艺、甘南藏医药3项传统工艺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,进一步强化了甘南非遗的影响力与传承价值,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。

下一步,甘肃省文旅厅将持续加大对甘南的支持力度,推动甘南州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与旅游服务体系,不断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表达形式,持续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,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旅力量,推动甘南在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中“挑大梁、作标杆”,让九色甘南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家园。